摘要: 近年来,在广大的区域经销商中,迅速崛起一部分有企业家气质,有服务能力的综合服务商新贵,合肥中海无疑是安徽农资渠道商领域最耀眼的存在。 其实,说合肥中海就是徽派的绿业元也不为过。
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委员会安徽行第二站,我们走进了合肥中海农用物资有限责任公司,零距离的探析一个6.5亿渠道服务商的成功密码。
近年来,在广大的区域经销商中,迅速崛起一部分有企业家气质,有服务能力的综合服务商新贵,合肥中海无疑是安徽农资渠道商领域最耀眼的存在。
其实,说合肥中海就是徽派的绿业元也不为过。
因为它也有着被业内传为佳话的发展轨迹,令人侧目的经销模式和逆袭神话。
从1996年,合肥农资市场一隅的一间门面发轫。由三个人,两款产品1997年的拓荒开业,到人员规模的30 人、60 人,200 人,再到年销售额2011年1.8亿,2013年2.3亿、2014年2.9亿、2015年5.3亿、2017年6.5亿,且,2010年始,连续5年保持20%以上的开挂增速,再到如今5个省市场覆盖,15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,150家百万级渠道客户,这些劲爆的数据背后无不淋漓的彰显出,合肥中海近乎“疯狂”的进阶之路,在浸透着掌舵人陈昌明的卓绝魄力和超然远瞩之余,也让我们明白了它的非同凡响是有理由的,有绝对实力的。
在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.9年的中国,发展十年不易,发展20年更不易,对合肥中海这样一个区域平台商来说,犹然。
踏梦而行,激荡二十年。
2016年,合肥中海更是走出安徽,布局全国。
从2010年开始陆续在四川、广西、湖北、江西等省成立和控股了多家公司,现已成为农资行业中极具规模的农资销售服务商,一家实至名归毫无争议的强有力的专业农资集团企业。
遵循世俗的路径,自然只能走出一条普世的轨迹,不按常理出牌,恰是通向非同凡响的共性。
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,从直销到技术推广,中海的经营模式一直是走在农资流通领域的尖端前沿。
中海集团总经理张晓波正如集团总经理张晓波所言,技术和服务是中海的立身之本。
现在的中海已经由传统的品牌运营商,升级为品牌服务商。
合肥中海始终秉承技术 服务的宗旨,一直以来坚持“技术带动销售,服务立足行业,以技术服务为导向,向农户提供农资精品,确保作物增产丰收,绿色安全。所以,无论市场如何变化,中海做好技术服务的初衷不会变。
在技术落地上,合肥中海也已然形成一套立体化成熟的模式。据技术服务部经理陈贵录介绍,现在中海在地推团队、项目推进、服务升级、新媒体、方案整合四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样板。
其中,“中海农广超市”和中海“稼优汇”是目前中海牵引业内目光聚焦的品牌风向标。这两个锻造成熟的品牌,凝聚着中海人的匠心,也奠定了中海在安徽乃至全国六省不可撼动的地位。
当然,也是中海在技术服务上不可复制的延伸范例。
始于2014年的“中海农广超市”:是结合线上电视台节目主要以电台讲座、微信推送内容(实时农事提醒,病虫草害趋势,农资精品推荐,全程植保方案,合理施药技术,成功经验分享等)为主,线下农广体验网点建设(一家形象店 两块试验示范田 三场农民会、观摩会、促销会)的服务模式,以达到品牌在农户中间和行业的根植使用和塑造。
中海“稼优汇实则是作物方案升级的落地成果:主要是以水稻为核心展开的科学定制的桶装施药方案的套餐配置,字改变农户购药方式的同时,更让农户达到最优的施用效果。
未来,中海集团的战略方针是聚焦重点—专业化,服务前移—扁平化。
在调整与转型上的思考是:推广公司,以企业产品为载体,体现产品应用技术,推广产品应用价值。方案公司,以作物需求为导向,满足局部区域和单一作物种植价值。
将在坚持技术、营销、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基础上,多元化发展农作物种植、植物营养、植物保护、高品质农产品贸易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,向精细化,集团化,规模化迈进。
接下来计划用三年的时间,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。
成功没有捷径,但有密码。
进无止境的合肥中肥已然挺立在了巨轮甲板上,大格局的合肥中海,正以“高铁速度”全力奔跑,让我们起敬,也给众多迷茫焦虑的渠道商以启发和借鉴,相信它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!
(本刊记者/于平平、王燕云)